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不锈钢分会专家谈不锈钢器皿的材质问题
发布日期:2024-02-07
最近,关于苏泊尔不锈钢器皿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0月24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专家就此问题发表了看法。
一、送检样品使用的既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也不符合国际相关标准,没哟普国家标准的材料。
根据哈尔滨工商部门发给我们五个苏泊尔产品使用不锈钢材料成分看,它们都不符合[GB9684-1988]“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和[QB/T1622.5-1992]至[QB/T1622.11-1992]“不锈钢器皿”标准中关于“材料要求”的规定,使用了不合格不锈钢材料。
那么,与国际标准ASTM201比较,也没有一个完全符合ASTM201的材料标准。我们国家最新不锈钢板材标准GB/T3280-2007中已经取消了200系列不锈钢,因此它也是没有国家标准的材料。
二、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降低铬、镍,增加锰含量,方向是错误的,危害是严重的。
这些送检样品中,降低铬、镍,增加锰含量,是否是[QB/T1622.5-1992]至[QB/T1622.11-1992]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性能不低于上述规定的其他牌号”材料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不锈钢与其他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区别是它具有不锈耐蚀性,而不锈耐蚀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铬(Cr)元素是形成不锈钢的最重要元素,它本身既不生锈,又具有远比铁强得多的钝化能力并能使钢钝化。没有Cr就没有不锈钢。镍(Ni)在不锈钢中,是仅次于铬的重要合金元素,铬与镍共存,可显著强化不锈钢不锈性和耐蚀性,显著改善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国内外的实验和实践证明,降低了不锈钢中的Cr和Ni含量,必然导致不锈耐蚀性能的降低。所以说,送检材料的不锈耐蚀性能一定低于标准中规定的牌号。这是原因之一。
在降低Cr、Ni含量同时增加了钢中锰(Mn)含量。向不锈钢中加入Mn,仅能从组织上为获得奥氏体而代镍,但并不能在不锈耐蚀性方面代镍。锰对不锈钢的不锈耐蚀性的影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国内外大量实践和实验都已经证明随锰量增加,钢的耐点蚀性、耐缝隙腐蚀性能下降。所以说增加了锰含量的送检材料耐蚀性能一定地于标准规定的牌号,这是原因之二。由于以上原因,这种材料欧洲基本不生产,美国只用于少数特定环境,日本、我国相继取消了200系板材标准。大量生产使用这种不锈钢板材的方向是错误的。
这些降低了铬、镍,增加了锰含量的送检材料是不符合ASTM201的所谓“200”不锈钢,在市场上可以冒充质量优良、价格相对较高的304,欺骗消费者。所以我们说它是假冒伪劣的不锈钢材料。它的危害也是严重的。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耐锈、耐蚀性很差,是一种容易生锈的“不锈钢”。二是对冷成型加工及延时破裂较为敏感。冷加工后,容易开裂。三是这种废钢污染了整个不锈废钢,已经给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是对宝贵的铬、镍、锰等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三、大力发展铁素体不锈钢,生产质优价廉的不锈钢产品。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在不锈钢器皿、厨具等重大量使用不含镍的400系铁素体不锈钢。价格只有300系不锈钢的50%,比200系不锈钢低20%以上。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各种牌号的性能优良的铁素体不锈钢板材,完全可以满足不锈钢制品要求。这是节镍不锈钢发展的正确方向。
面对直接影响人们健康的、用不合格材料制成的产品,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都像哈尔滨工商部门那样严格执法,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进而使伪劣材料生产者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希望苏泊尔这样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一定要采购知名品牌的原料,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建议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把相关铁素体牌号不锈钢纳入食品用具类材料标准,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加物美价廉的不锈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