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钢材资讯 » 正文
不锈钢产业引领周黄特色小康之路
发布日期:2024-02-07

享有苏北华西之称的溱东镇周黄村,这个只有800多农户2000多人的小村庄,2011年实现三业产值16亿元,向国家上交税金39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它的当家人周黄村党委书记费圣宏,就是他和周黄村党委一班人,坚持以工兴村不动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致力发展不锈钢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周黄特色的小康之路。

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安枕无忧

20096月,刚过不惑之年的费圣宏担任了村党委书记。费圣宏与村两委会在不锈钢材料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竭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又从全国各地招引了更多的企业进驻周黄。几年下来,全村已拥有大小企业60多家,其中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达5家。如何让60多家企业在周黄能够快速成长、可持续发展,费圣宏提出了保姆式服务的理念。

为企业提供细致及时的服务,把每一个前来投资的业主当做自己的兄弟,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能当天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到第二天。费圣宏这样解释保姆式服务。市华威标准件有限公司是周黄村工业园区的一家不锈钢重点企业。当初该公司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征得一块土地涉及到周黄村,当时有些村民不怎么理解,费圣宏得知这个事情后,及时赶到了现场,夜以继日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最终得到了村民的理解,该公司的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企业发展了,村子富裕了,费圣宏考虑的问题也就更多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归根到底还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动员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也成了费圣宏保姆式服务的一项内容。去年,江苏利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投资两亿元新上了一个新型易切削不锈钢AOD生产线和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涉及到征用土地和周边环境问题。当时,费圣宏强烈要求企业要遵守节能减排降耗的原则,不能污染周围环境,同时还告知企业,新上项目要符合周黄村的整体发展规划。

创新土地流转拓展发展新空间

工业经济发展了,周黄村用地矛盾日益显现。村党委把解决土地问题列为兴村富民、推进发展的头等大事,创造性地推出了富有周黄特色的土地流转办法。

早在2006年初,周黄村党委就从建设新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创新机制入手,组织党员干部专程赴外地参观学习,结合本村实际,根据群众意愿,成立了苏北首家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以全村农民的18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由富民合作社统一管理和发包,以每年产生的效益按股分红。为规范管理,合作社专门制订章程,实行独立核算、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加了农民的土地经营性收益,农民变成了富民合作社的股民

让有限的土地向大户流转,向园区集中,发挥出最大效益,这是周黄之路最为成功之处。主导产业壮大了,集体积累增加了,最受益的当然还是广大群众。周黄村村民刘根余告知,现在家庭生活状况比以前好很多,每年都参加集体分红。他家里有关人员都到村里的企业打工去了,每年全家能挣十几万元,生活过得很幸福。

惠民便民为本建设和谐新农村

我们村的社区服务中心,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非常好,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我们村民非常满意。在周黄村社区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村民葛格凤自豪地说道。

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周黄村党委有了新的追求。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该村投资200多万元高标准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费圣宏介绍说,今年周黄村还将重点实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改造新建幼儿园、卫生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社区整体服务功能。计划投资250万元,完成生态居住区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实施农家乐建设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占地100亩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乐园。

在村容出新改造上,近年来,周黄村先后投入40万元。从去年12月份开始,该村全面启动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活动,积极组织人力机械投入会战,不断掀起环境整治高潮,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清除乱搭乱建70多处,打捞水生杂草、水面漂浮物1600多吨,房屋出新改造5万多平方米,村容村貌在创建中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