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企业现阶段面临行业史上最为严重的融资困境;随着钢铁行业进入亏损或低盈利时期,加上钢贸内部层出不穷的诚信缺失问题的曝光,迫使银行收紧绝大部分钢贸企业的放贷,有些银行甚至是只收不贷,如此一来,原本盛行一时的民间融资见风控能力更强的银行业都退避三舍,更是不敢轻易向钢贸企业放贷;直接造成全国近30万家钢贸企业面对着“没钱”的尴尬现状。
此前报道过,
面对这种情况,分析师指出,钢贸企业融资困难,主因还是在于此前钢贸行业内部的混乱,一小部分坚持做钢贸实业的企业,在银行贷款依旧维持良好的信誉;然而,一部分的钢贸商转战资本运作市场,将钢贸企业仅仅作为融资平台,造成了诸多的骗贷问题,让银行对这部分企业丧失了基本的信任,当然难以获得续贷,这种现象在上海尤为突出。
那么,在如今的局面下,钢贸商们应该如何突破本身的融资困局呢?笔者认为,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加强内部自查,重新获得银行新人、回归实体经济经营是当前的基本之道。
最重要的是清理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钢贸公司发现老老实实的做钢材贸易,获取的利润太低,还得随时担心钢材价格走势震荡带来的损失。而另外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钢贸商发现,向其他公司放贷赚取利润、投资其他行业远比做实体钢贸赚钱,于是乎,钢贸企业摇身变成空壳的、单纯的融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任是无忌弹的搞资本运作。
然而,随着行业内通行的钢材质押贷款、联保贷款等手段因钢铁行业性亏损出现还贷能力不足后,银行放贷坏账现象日益严重,加上市场的负面炒作,直接导致银行业对整个钢贸行业失去信心,这才造成如今的局面。下一步需要加强的是,杜绝行业内单纯的资本运作企业的生存环境,让钢贸行业整体性上回归传统的实体经济发展道路上去;同时需要在内部建立完整的融资风控系统,增强业内的风险自我防控能力,同时也挽救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任度。
另外一个方面,努力开拓全新的融资渠道也是迫在眉睫;目前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仅有银行和民间两个渠道,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渠道,因为民间资本因其风险控制能力薄弱,使得其只能跟在银行屁股后面走;就已知的情况而言,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钢贸企业融资渠道。
近两年来,随着钢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实现在线交易为目的的钢铁电商平台,正在努力探寻平台融资功能和业务;其主要途径是钢贸商将现货资源放到平台开展业务,即可根据现货资源的多少向平台及合作银行进行相应比例的贷款,目前仅适用于钢贸中小企业;且贷款额度有一定的限制。但重点还是在于,你必须是实实在在的钢贸业务,空壳融资难以实现。但是目前这项操作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且钢贸融资量过大,单一的电商平台,也提供不了如此巨大的资金蓄水池。最为根本的,还是钢贸商回归做实业的本质,摒弃快餐式的资本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