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罗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要优先发展两个核心基础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重点突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显示、绿色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而新材料产业要着力突破一批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先进钢铁材料、石化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
罗文介绍,《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均有所提升。“未来,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与互联网融合;另一方面要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实力。”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表示,《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来,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等绿皮书为补充的政策体系。
目前,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在内,《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项工程均已启动。当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中心进入创建阶段。我国已经开展了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遴选了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安排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
“当前,重大标志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2016年遴选了4G演进系统、柔性复合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15个项目,集中政策资源加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目前,部分重大标志性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罗文介绍说。
其中,新材料产业将着力突破一批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先进钢铁材料、石化材料等基础材料,攻克一批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强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突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显示、绿色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突破核心通用芯片设计与制造瓶颈,推动5G研发与产业化发展。
罗文介绍,《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均有所提升。“未来,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与互联网融合;另一方面要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实力。”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表示,《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来,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等绿皮书为补充的政策体系。
目前,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在内,《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项工程均已启动。当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中心进入创建阶段。我国已经开展了22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遴选了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安排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
“当前,重大标志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2016年遴选了4G演进系统、柔性复合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15个项目,集中政策资源加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目前,部分重大标志性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罗文介绍说。
其中,新材料产业将着力突破一批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先进钢铁材料、石化材料等基础材料,攻克一批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强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突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显示、绿色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突破核心通用芯片设计与制造瓶颈,推动5G研发与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