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西轴60周年】西北轴承 | 八旬老人王炯的三线情怀
发布日期:2025-09-29

“西轴60周年”专栏开栏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25年9月4日,西北轴承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辉煌时刻,为纪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今日起,公司公众号特开设“西轴60周年”专栏,旨在回顾公司60年峥嵘岁月,传承奋斗精神,展望未来蓝图。本专栏将陆续推送系列文章,通过历史瞬间、人物风采、技术突破、未来展望等板块,与您共同重温艰苦创业的激情年代,致敬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匠心,分享技术迭代的突破喜悦,探讨新时代下的发展机遇。60年是节点,更是起点。让我们携手走进这段时光长廊,感受西轴与时代同行的铿锵脚步,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书写下一个60年的崭新篇章!



       在岁月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艺术为灯,照亮一段艰苦而辉煌的历程。本文讲述了一位八旬老人王炯的故事。他从青年时期便毅然扎根西北,以二胡与舞蹈、歌声与汗水,陪伴并鼓舞了一代三线建设者。他不仅是文艺的传播者,更是一个火热年代的亲历者与见证人。让我们跟随文字,走进他的岁月,感受那一份源自奉献、坚守与热爱的精神光芒。

       1944年,王炯出生于陕西西安。如今虽已年过八旬,他依然手持二胡,指尖流淌出铿锵有力的革命旋律,一如当年。从青春飞扬到白发苍苍,乐器始终是他最忠实的伙伴,也是他传递信念与温度的桥梁。在那片写满挑战与希望的三线热土上,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职工业余文艺爱好者一起,用艺术点亮无数工友的心灵,共同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68年,24岁的王炯从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铸造专业毕业。为响应国家号召,同年8月18日,他自愿报名并服从分配,远赴位于宁夏平罗县大水沟的西北轴承厂,投身于三线建设的洪流。初到大水沟,面对荒山野岭、简陋环境,年轻的王炯也曾彷徨犹豫,心生退意。然而那一夜,他与厂工会宣传干事王大奎的一席谈话,彻底改变了他的选择,听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在此扎根奋斗、无怨无悔的事迹,王炯深受震撼。那一晚,星光寂静,他却心潮澎湃。

       日后,更多来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学生陆续抵达。他们和王炯一样,胸怀理想、肩负使命,把最宝贵的青春交付给这片土地。王炯最终下定决心:留下来,干下去。因专业对口,他很快适应了西轴的工作节奏与山沟里的生活。进厂一个月后,他与二十多名同批学员被派往洛阳轴承厂实习,锤炼技艺。


西北轴承厂厂长吕宪章(前排左起四)、党委书记杜万治(前排左起五)、工会主席王宝珠(前排左起六)、副主席王炯(前排左起二)和厂工会全体委员合影


       1969年10月,西轴成立文艺宣传队,着手排演大型塑形忆苦评剧《收租院》。同年12月,王炯实习结束回厂,因文艺特长被吸纳进宣传队。他参演的《收租院》成为当时忆苦思甜教育的经典剧目,演出时台下常常泣声一片,他也迅速成长为厂里的文艺骨干。然而不到一个月,因生产任务紧张,宣传队暂时解散,王炯回到保持架车间担任团支部书记,但他心中的文艺火种从未熄灭。

       1971年,为配合宣传“八个样板戏”,西轴决定重建文艺宣传队,王炯被委任为队长。他和精心挑选六十多名有文艺特长的工人,投入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排练。这些队员绝大多数没有舞蹈基础,但大家凭着“一边抓生产,一边搞文艺”的干劲,日夜苦练,不少人脚趾磨破、指甲脱落,却无一人退缩。两个月后,舞剧《白毛女》在春节前夕成功首演,轰动全厂。舞台上灯光照亮的不只是他们的身影,更是一代轴承工人不屈的精神面貌。文艺之光,从此由厂区照向社会,温暖无数心灵。


西北轴承厂1973年8月首届工会主席吴春海(前排中)、副主席王宝珠(后排左)、王炯(右一)和工会工作人员合影


       1975年11月,王炯与宣传队中的独唱演员马云喜结连理。她同样因三线建设从北京远道而来,二人因文艺结缘,在激情岁月中相知相伴,携手前行。

       1982年起,随着西轴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宣传队成员开始一边参与生产,一边继续以文艺服务工友。他们用歌声、舞蹈、小品等多种形式,为艰苦的环境注入精神的慰藉和文化的活力。1985年,宣传队正式更名为“西北轴承工人业余艺术团”,累计排演各种文艺节目两百多个。其中王炯创作的歌剧《水桶》、独幕话剧《炮嫂》及大型八幕评剧《青山盼》及其它形式的反映三线建设的剧目,曾远赴内蒙古、甘肃及宁夏五市巡回演出。这些作品不仅极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大家的思想与职业认同。艺术团屡获全国及自治区各级文化工作荣誉,成为企业软实力的生动注脚。

       除了文艺,体育同样是王炯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西轴厂工会文体干部,他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将全民健身深深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每年举办的厂运动会成为职工翘首以盼的盛事。他还牵头组建体育协会,下设十八个分会,覆盖篮球、足球、排球、体操等多个项目,倡导“月月有活动、天天有比赛”的运动氛围。职工们在锻炼中强健体魄、凝聚心力,西轴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业余职工体育先进单位”。王炯个人也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岁月流转,三线建设已渐行渐远,昔日的热血青年已成白发长者。王炯曾在西轴担任保持架车间团支部书记、厂工会俱乐部主任、厂党委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等职。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始终以一言一行践行和传承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王炯的故事,是一代三线建设者的生命缩影。他用艺术温暖了岁月,用体育强健了集体,用一生诠释了“扎根”与“奉献”的深刻含义。时至今日,那从山沟中传来的琴声与歌声,依然清晰如昨,仿佛仍在耳畔回响,提醒我们不忘那段艰苦奋斗却星光满天的岁月。精神不灭,传承如河。愿这样的故事永远被铭记,愿这样的光芒永远照耀前行的人。


(以上图片由王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