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这里主要指滚动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基础零部件。虽然其兴起不过百余年历史,但因其关系国计民生,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轴承工业,赁借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轴承生产品种已超过十余万种,质量优异,性能超群,为世界机械工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各国轴承工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十分悬殊。即使条件具备、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划,也因效益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不可能所有品种都大量生产而不顾及经济效益,一切都自给自足是十分原始的想法,现代的国家都使泱泱大国也难以做到万事不求人。人类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世界,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物质交流乃是大势所趋的潮流。轴承的国际贸易正是乘这种历史潮流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的。
轴承的国际贸是踏着世界轴承工业的发展足迹前进的。它与世界轴承工业的发展过程一样,也经历了若干既互相连而又各具特色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即世界轴承工业的初创阶段,时间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
当时,轴承发明虽然已有一段时间,而轴承的工业化生产则从无到有,刚刚起步,相当幼稚;主要特点是:① 生产规模极小,一个大厂也只有十几人到几百人,日产量不过几套到几百套,属于手工作坊式生产;② 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多是凭经验生产;③ 材料以碳钢为主,精度不高,价格昂贵;④ 品种极少,用途十分有限。这是轴承国际贸易的龚断时间,当时轴承生产技术只掌握在英国、德国、瑞典、美国等少数企业手中,技术保密互不交流;尚无轴承生产设备,难以推广普及;轴承品种太少,用途狭窄,市场不大,价格昂贵,除装配主机外无人问津;产量甚少,还顾不上对外国销售,以至于日本也只是在1910年才第一次见到轴承样品。
信息源于:中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