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分析2013年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2-07
国际轴承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德国、瑞典、日本。我国轴承行业已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目前约占全球轴承行业市场总额的10.00%,2011年全行业轴承产量180.00亿套,销售额1,42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但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相比,我国轴承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高精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产品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轴承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民经济的配套能力大大增强,我国轴承行业已能生产7万多个规格各种类型的轴承,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配套要求。
轴承属于机械基础件,轴承工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互兼容的产业。由于准入门槛低,又缺乏退出机制,大量小型企业的企业使得中国轴承行业集中度低,并直接倒致了中国轴承市场的激烈竟争;同时,世界八大轴承公司都已在中国设厂并获得国内销售渠道,使得中国轴承市场竟争更加激烈,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轴承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行业中的规模企业将利用其自身的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进入轴承制造的高端和核心技术领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高。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和更大市场份额。
1)行业的经营模式
轴承制造企业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经销商销售计划采购原材料和组织生产。在销售方面,关节轴承、AG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用主要采用直销和代理的销售模式;齿轮和变速箱主要采用直销销售模式。产品定价方式为按照生产用原材料成本加上加工费用、合理利润的方式确定产品价格。
2)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轴承行业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行业如工程机械、重型汽车等公司重点下游配套领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上游行业与轴承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轴承行业主要原材料为特种钢材,上游原材料的供给和价格波动对轴承行业产生影响。一方面,我国多年来特种钢材产量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保证了轴承行业的特种钢材供应,能充分满足轴承生产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近年主要原材料特种钢材价格剧烈波动,给轴承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流动资金压力和存货跌价准备风险管理压力。
由于特种钢占生产成本比重较高,因而各项产品销售价格与特种钢价格具有更高的关联度,其价格走势基本相同。
下游行业与轴承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轴承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工程机械和重型汽车。"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公司业务发展而言,有保有压的投资政策将给轴承、齿轮(箱)带来结构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