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个消息对钢市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钢产量数据的调整与公布,体现着钢材供应量的多寡与演变的趋势;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大,稳定与支撑着用钢需求,反映现实的及对后续用钢需求变化的期待;而资金的流动性的强度变化,体现着经济主导者“稳增长”措施的实施力度与决心,也影响着钢市价格变化的幅度。
一是钢产量增速放缓,但钢产量居高难下状况在延续。2011年粗钢年产量的调整与中钢协9月旬报产量数据的出炉,预计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的增速将下降至2.5%-4%,供应量的负增长没有可能。
据中钢协旬报数据显示,重点统计钢铁企业9月上、中旬粗钢累计产量为3088.08万吨,日均粗钢产量为154.40万吨,中钢协预估9月上、中旬全国粗钢产量约3751.08万吨,日均产量187.55万吨,这远低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1-8月197.366万吨的日均粗钢产量,9月粗钢产量比8月有所下降可能性很大;另据最新统计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已从原先公布的68327.3万吨调整至70197万吨,提高了1870万吨,调整比例达到2.66%。由此,2012年中国粗钢年化产量达到7.2亿吨,则比2011年调整后粗钢产量增加了1767万吨,增幅仅2.52%。钢铁产量继续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但增速放慢显而易见,产量增加在于庞大的产能需要被释放,而产量增速放慢与低迷的钢市应可联系。
宝钢股份9月27日发布公告,承认已将宝钢股份在2008年以140多亿元向宝钢集团收购的罗泾项目转为经济运行模式,暂停生产,以避免其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据传言,罗泾的二条中厚板轧机或其中一条将有转移至新疆的可能,这其实反映了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对沿海钢铁制造业带来冲击的一个写照,应该说,依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漫长的海岸线与河道,配合发达的陆路公路网,便捷是钢铁业布局沿海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另外又有用钢量巨大的制造业遍布周围、拥有技能一流的钢铁人与先进的装备,又处于中国钢铁主要集散地的宝山,竞争力不谓不强与无可比拟,但结果即是那样,产生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但对钢铁产能扩张与区域布局规划缺乏远瞻性,对经济结构调整认识不足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其实类似的状况在目前中国钢铁业中不在少数。
二是内需增量提振可期待,基础建设仍唱主角。在经济“稳增长”的大前提下,近期多个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近期相继获得了国家批复,有城市轨交建设项目和公路、港口和航道以及市政项目的集中获得国家同意建设的批复,更有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二大国家级新区分别在8月20日与9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另外国务院于9月10日批准申建仅2个月的建立银川综合保税区,这是中国第25个综合保税区;国家发改委9月17日原则同意地处西南的《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区域经济区、保税区的发展规划,为今年,乃至为“十二五”规划的后三年经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除了国家已经批复的国家级新区与项目,广东、天津、山西、重庆、福建、贵州、四川等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或投资计划亦已陆续公布,据不完整汇总统计,总投资额需20万亿元左右。基础建设投资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保护神。
基础建设历来就是用钢大户,这些建设项目的批准与规划的推出若实施,将稳定与支撑着用钢需求。但这需要时间而逐步实现,并需要资金的保障。
三是基础建设周期较长,对用钢量的稳定、提振具有利多的因素,但基础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更为旺盛,建设规划若实施,则需要有资金的充分保障。近期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向市场进行了投放流动性的操作,9月20日、9月25日与9月27日三天,分别进行了1600亿元、2900亿元和18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抵扣到期额度后,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达4680亿元。改变了8月28日以来的资金净回笼操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交易,进行资金流量的调节,一方面缓解了9月底还贷时分所造成的资金紧张状况,另外也满足了9月固定资产投资高峰期对资金的需求,以利于在9、10月份基础建设黄金时间,能够确保开工建设的良机,同时也演示了巨量资金的调度。央行加大在公开市场的业务交易,达到了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提供资金流动性的目的,并且通过对短期限的操作,更便于及时调节货币的流通性,掌控着资金收放自如的决定权。
国家级新区、区域性经济区、城市轨交等项目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或投资计划,规划之庞大,资金需要量之高,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的操作所达到资金的投放量的效果,起到了“首付”作用,后续资金投放量的多寡会制约这些基础建设的进程。
供应量、需求量与资金投放量的变化,影响着钢市价格当前乃至后续的变化趋势,值得钢市参与者时刻关注。